这几天,有关深圳医疗保险一档政策调整闹得沸沸扬扬。昨天本人曾发布《深圳医保一档政策调整:是任性而为还是合理合法?》一文,从政策出台的程序角度予以质疑。结果引来了不少网友的热议,部分网友偏离了文章的立意,不是从程序角度而是从其它的角度发表意见,有些甚至观点过激。实在始料不及。
网络图片侵删
今天,本人将从另一个角度聊一聊本次医保一档改革。即:为什么要对医疗保险政策进行调整?这次调整对广大市民尤其是一档职工到底有多大影响?
一、政策调整的背景
此次职工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项由国家顶层设计、省出台文件统一标准和要求的重大改革。今年底前,全省各地都将统一实施。
深圳这次改革调整的人群主要是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员,包括在职职工、退休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也就说,这次的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并不是深圳独立进行的,而是服从全国这个大局而为。
网络图片侵删
二、政策调整的原因
从全国来看,目前医疗保障的现实困境是,个人账户沉淀的结余资金无法发挥共济作用。主要体现在共济性不足,“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影响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比如,有些参保人员因个人账户资金不足,原本可以门诊就医的病而采取住院治疗,导致医疗资源和医疗基金的浪费。反之,另外一些参保人员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较多,伙同不法分子套取个人账户资金。
医保基金面临的上述问题,正是此次改革的根本原因。
三、政策调整的利弊
从全社会层面来看,显然是有利的。即有利于发挥医疗共济作用,解决共济金使用效率低的老大难问题。
网络图片侵删
其次,改革后,参保人员可根据不同级别的指定医疗机构,实行不同的报销比例,包括门诊和住院,解决了原有门诊看病一些项目(比如抽血化验等)完全由个人账户支出的问题,改由大头由共济金支出。
再次,改革后医保个人账户活化使用的范围扩大了。个人账户资金可以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用棉签、口罩、血糖试纸、体温计等老百姓日常常用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与此同时,可以支付家庭成员(配偶、子女、父母)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
最后,个人账户资金还可以给自己缴纳退休后因参保医保年限不足需要继续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网络图片侵删
至于改革后对个人医保方面的不利影响,就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改革后由于计入个人账户资金的比例由原来的5%降为2%,今后个人账户资金积累相对会少。但是从长远来看,该部分损失会被改革后医保新政策带来的各项优惠“补偿”回来。也就是说,改革不会以损害市民利益为代价。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是使用医疗保险个人体检有些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因个人账户计入比例降低,导致个人账户资金积累和余额会相应减少。这对于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进行体检的参保人员会因为账户资金余额达不到基本“门槛”而不能使用。比如2022年深圳市个人体检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账户余额必须超过7778元,超过部分才能支付体检费用,不足部分由个人使用现金支付。
总之,深圳此次医保一档政策改革是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进行,并不仅仅是深圳自己推行的改革。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只会是越来越好,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市民。
周宁县开展“社会管理+保险”专项理赔及宣传活动
深圳医保一档政策调整,会对市民医保有哪些影响呢?
安恒信息与羚羊工业在合肥市奥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匠心服务 从容尊享”民生人寿 VIP增值业务系统正式
《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点评
周延礼:保险行业要积极投身到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
庹国柱: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还存在这几个问题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顶梁柱"的收益损失保障方案
大兴街道为2022年城乡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宣传活动
临汾市基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业务采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