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按时足额发放,财政部于11月7日下发通知,全国各地合计补助经费1510.7亿!民生无小事,提前近2个月国家的预算就来了,明年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可以安安心心领取了,按时足额发放已经备好粮草。

从补助额度来看,全国37个省市(含单列城市)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最大差额超100亿。其中100亿(含)以上有四个省份,包括河北119亿,河南159亿,湖南103亿,四川124亿,安徽99.9亿,而比补助经费较少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北京只有4.05亿,上海2.68亿,西藏2.64亿,个别单列城市仅几百万,比如深圳只有380万。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差异,而且差距较大呢?这主要与所在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居民参保和领取养老金人口基数有很大关系。

比如补助经费最多的河南,本身就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截止去年底常驻人口达到9936.6万人,占比全国7.04%,其中城乡居民参保人数高达4719万人,参保率92%,而年满60岁周岁,已经开始领取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就有1100万人,无论参保还是领取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因此以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很难支撑的。
在2021的全国各省市GDP排名中,河南只有60681亿,排名全国第五,而人均GDP排名第20位,仅6万左右,只有因此要想顺利维持110万人领取居民养老金,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没有国家的支持,这个任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几乎不可能具有持续性。

其他补助较多的地方同样如此,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口多,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如湖南人均GDP6.89万排名第12位,四川人均GDP6.44万排名第14位,而人排名第21和22的安徽与河北,人均GDP均不足6万,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国家的帮扶补助是必须的。
而再看看补助额度比较小的省市区,比如一线城市的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率比较高,城乡居民占比较小,经济发达水平更不说了,人均GDP排名第二,达到17.4万,但它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只有74.42万人,其中满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人却只有52.04万人,所以在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不仅毫无压力,而且平均水平比很多地方都高(消费水平高)。

至于其他补助低的地方,要么经济发达,比如北京人均GDP排名第一,达到18.4万,是其他中等发达地区的二倍以上。要么领取人数基数低,比如西藏,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但是由于人口基数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和领取人口数量少,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补助,也能按时足额发放。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发展水平有差距,但是在养老金保障方面并没有太大困难。因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摆在那里,在全国一盘棋举国体制的优势之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关心和帮扶,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所以那些还在担心养老金缺口的人,大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