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写 | 保险知识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保险理财 > > 正文

中英人寿王巍谈疫情后投资 不断探索独特投资机遇

[ 2020-09-07 14:07 ]   来源:[ 网络 ]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百年一遇的疫情,市场大幅波动,成为投资机构面临的新形势。在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管理人眼中,当前挑战下有哪些机遇?媒体记者近日专访了中英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王巍。

  “我们一直坚守,在完成既定大类资产配置的同时,不断探索独特的投资机遇。”王巍在采访中说。关于创新投资,中英人寿这几年有不少探索。比如,此前在产业园、消费金融等资产上充分布局部分已安全退出,实现了良好收益。再如,权益市场当前优质资产偏贵,公司通过一些特定的交易形式或品种去获取折扣价格。

  王巍还分析了疫情下的权益投资和固收投资。她认为,疫情为权益投资带来系统性机遇和结构性超额机会。而后疫情时代,权益市场今年内大概率会以两种方式演绎:一种是不断波动上行,以资金推动结束而进入回调;另一种是在当前点位附近进行较长时间的结构调整,消化掉高估行业的估值。

  中英人寿由英国英杰华集团与中国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2003年成立,目前资产规模400多亿元,规模与利润均居外资险企第一梯队。

疫情带来权益投资系统性机遇和结构性机会

  媒体:今年疫情突发成为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对各行业产生迥异影响。您认为,后疫情时代,出现了哪些独特的投资机遇?

  王巍: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亦或居民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保险资产管理要充分发挥在大类资产配置和长期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服务好保险主业。我们一直坚守,在完成既定大类资产配置的同时,不断探索独特的投资机遇。

  权益投资方面,疫情同样也是今年权益市场贯穿全年的主线,但不同于多数产业今年遭受了较大负面影响的现象,因为受到疫情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权益市场今年整体收益还是比较突出的。概括起来讲,疫情为权益市场带来了系统性的投资机遇和独特的结构性超额机会。

  首先,疫情爆发后,为了应对其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冲击,并同时规避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全球各个国家都释放了较大的流动性。在流动性推动、疫情管控被证明有效、经济修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在遭遇国内外两次疫情爆发冲击后,权益市场呈现出较大的系统性上行,究其原因是间接受益于疫情的;另外,疫情爆发初期还直接为权益市场创造出了“黄金坑”的加仓机会。

  其次,在组合管理层面,疫情也同样为市场带来了超额收益的机遇,比如医药板块的疫苗、检测试剂、器械和设备方向,宅经济相关的游戏、外卖、在线办公软件、云服务等细分领域,防疫物资相关的部分化工、纺织等生产企业等在疫情阶段其竞争格局持续优化的行业,相对应的上市公司获得了大幅超越宽基指数的收益。

  股权投资方面,后疫情时代,股权募资更加困难,估值不断提升的风险降低,估值回归合理。另外,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增加,为抵御风险,企业需要储备更多的资金,对于新一轮融资更加迫切,估值的预期也下调,给了股权投资更好的机会和更优惠的条件。从所投资的资产选择来看,疫情也是对备投企业的检验,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差的企业更快速地被淘汰掉,随着疫情缓解,这些优秀企业的市场份额提升,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年内权益市场大概率两种方式演绎

  媒体:权益市场被视为险资提升收益的重要领域,公司今年的权益投资策略和收益如何?

  王巍:今年以来,中英人寿权益投资秉承仓位管理和组合管理分层决策、各层级目标明确、发挥专业最大化原则的投资体系,在仓位管理和组合管理上均取得了较大的正向超额收益,从而实现了整体权益超越基金同业的收益率目标。

  在仓位管理上,我们更多地是从综合客观地分析市场的各个因素出发,立足于“应对大于预判”的原则,尊重“频繁择时负贡献较大”的研究结果,参考成功的国内外案例,主要在市场靠近极端价值或者极端泡沫时进行仓位选择。

  在组合管理上,首先结合各种指数和主动管理产品的长期表现和不同风格下的特点,制定出我们的组合管理的对标;其次按照我们对各个行业的研究制定出比较适度偏离的行业配置;最后,对不同风格的优秀产品进行组合,最终组合要达到我们行业配置的目标,并且进行动态组合管理。

  媒体:如何看后市权益市场趋势?

  王巍:对未来市场的预判更多是一种概率推测,我们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推演。我们通常是站在基本面、政策面、估值面、资金面和情绪面五个维度观察市场的,站在较短的时间区间,我们在以上各个维度相对容易得出一些定性结论。

  今年基本面逐季改善到潜在增速,但中期弹性不足,M2和社融保持合理增速,增速边际上可能下降,国债收益率逐渐回到疫情前水平,A股呈现出结构性高估的特征,财富效应作用下资金流入比较明显,股市资金面相对充裕,日均成交额已经有近两个月维持在万亿元水平,接近于历史牛市水平。

  从以上定性结论来看,当前的市场上涨的主要矛盾基本是资金和情绪推动,那么未来市场的走向大概率上依赖于主要矛盾的转向,或者其他次要矛盾包括估值、政策、情绪等转化为主要矛盾。

  而当前阶段,我们还暂时观察不到市场转向的风险点出现,那么“年内市场”可能大概率以两种方式进行演绎,一种是不断波动上行,以资金推动结束而进入回调;另一种是在当前点位附近进行较长时间的结构调整,消化掉高估行业的估值。

  未来债市大幅调整风险不大

  媒体:固收资产配置是险资的重中之重。公司今年的固收配置总体策略和收益如何?

  王巍:疫情的爆发打乱了证券市场的运行节奏,2020年中英固收的配置策略跟随疫情发展的前、中、后期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疫情前期,非标产品具有较好配置价值,提前储备非标项目,一季度大力早配、抢配非标资产,抓住了非标配置良机。第二阶段,疫情持续期,债券和非标产品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阶段,保持定力,控制债券和非标产品配置规模,增加货币增强类、固收加类产品(二级债基、打新基金等)投资。第三阶段,疫情后期,债券收益率大幅调整后,将加大债券配置力度,非标产品投资机会仍需等待,股市未现大幅调整压力前,保持固收加产品投资规模。

  经历了前期经济的快速修复,我们预计未来经济增长的斜率将放缓,考虑宽松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以及供给压力的影响,未来债市大幅调整风险不大,大概率将呈现弱势震荡的状态。

  在投资策略上,债券投资方面我们将以票息策略为主,匀速进行配置,若有超调将加大配置力度,谨慎把握交易机会;同时耐心等待非标产品收益率的回归,择机逐步退出固收加类产品投资,获利了结。

  动态投资研判 发掘机会、做创新尝试

  媒体:当前市场优质资产缺乏,中英人寿在发掘优质资产上有一些实践,可否分享一些在创新投资上的经验?

  王巍:首先,中英人寿领导层坚持求真务实,远见卓识、科学洞见。这是我们在优质资产匮乏的情况下,能够突破瓶颈、发掘优质投资机会的战略基础。中英人寿在坚守风险合规底线的前提下,对投资机遇不一刀切,不随大流,坚持稳中求进,鼓励深入调查、全面研究、谨慎决策,主张投研能力、投后管理能力和所承受的投资不确定性相匹配,这些战略方针是打造金牌保险投资团队的基石。

  其次,中英人寿始终坚持动态的投资研判,积极主动、敢于担当。

  一是通过对行业的持续研究和跟踪,时刻看到变化,提前重点布局。比如对煤炭,我们就在上一轮过剩产能周期中,在复苏之前布局,获取了可观的超额收益。对一些资产和交易对手,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发掘未被市场充分认识的投资机会,比如在产业园、消费金融 等资产进行了充分布局部分已安全退出,实现了良好的投资收益。

  二是通过对市场的精准预判,针对当前资产特点做出创新尝试。比如权益市场当前优质资产偏贵,我们通过一些特定的交易形式或者品种去获取折扣价格。三是敢于创新、不断探索新领域的投资机会。比如今年新三板精选层成立,我们判断其绝对收益和打新收益大概率是正收益,站在不断拓宽研究广度的角度上,今年也少量申购了一些新三板公募基金,虽然目前收益率不能与A股相比,但为了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和时刻做好准备来讲这种尝试是值得的。

  第三,中英人寿始终坚持向协同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中英人寿内部具备优秀的协同作战风范,前台团队积极开拓、勇于进取,能够尊重和充分借助中后台部门的专业能力,中后台团队为业务团队的专注高效提供有力支持,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前中后台分工配合、有效制衡,各条线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命必达。

  发掘潜在优质资产,调研和论证需仔细充分,研判和决策要谨慎小心,但一旦形成肯定意见,后续落地就需要极高的工作效率,保障项目在公司制度流程框架内快速决策落地,否则市场机遇稍纵即逝。依托中英人寿管理层的深谋远虑和统整协调,基于公司完备的投资制度框架和流畅的审批决策机制,我们往往能突破重围、紧握机遇。

  中英人寿内部管理专业规范、协作沟通有序高效的团队形象,在同业机构合作过程中受到广泛好评,尤其是在优质标的资产稀缺的阶段,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向心力极大的促进了合作机构在投资额度分配上的倾斜,有力保障了我们高收益投资额度的获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1.8财神节”盛大开启 平安壹钱包分会场尽享积分、加 · 增额终身寿险是什么?它的优势在哪里呢? · 各大理财公司纷纷布局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赛道 · 年金险热卖的终极原因是什么,你是否知道呢? · 常见的保险理财产品都有哪些? · 五大险企前三季度共揽保费2.12万亿元 · 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 如何规划养老投资? · 年轻人新的理财方式:开始“上头”储蓄型保险 被罚息 · 农银人寿开展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切实做好金融服务 · 银行的理财保险是否可靠 买银行理财保险如何避免踩坑
保险秘书
最新文章
 聚焦百姓
 人物特写
 保险知识
 保险股

Copyright © 1997-2018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经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85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5410号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本网法律顾问: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保险公司 | 股票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写 | 保险知识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 基层信息 | 配资 | 百科 | 证券 | 上市公司 | 股市 | 港股 | 银行 | 基金 | 理财 | 债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