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海外动态 > 正文

海纽人寿被曝外方撤资 中方股东缘何金口难开

[ 2010年4月8日09:20 ]   来源:[ 证券日报 ] 黄晓琴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们不方便接受电话采访……”海尔纽约人寿董事长崔少华回电告诉《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如果不是坊间关于其股权可能变更的传言四起,市场已经鲜有提及这家名叫“海尔纽约人寿”的合资险企。 

  “我们不方便接受电话采访……”海尔纽约人寿董事长崔少华回电告诉《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 

  如果不是坊间关于其股权可能变更的传言四起,市场已经鲜有提及这家名叫“海尔纽约人寿”的合资险企。 

  近日《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多方“打探”,不论是其中方股东海尔集团旗下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是合资公司本身都口风很紧,统一口径,由刚开始的一概“不知道”,到后来的统一“不接受电话采访”。 

  不过就各方信息综合来看,其外方股东纽约人寿撤资的消息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中方股东 三缄其口

  记者联系纽约人寿,其在中国公关代理的答复是:按照公司政策,我们不对市场传闻作出评论。 

  记者查阅海纽官网股东介绍,目前仍然包括了海尔集团、纽约人寿。 

  海尔集团投资部海纽投资相关负责人倪先生,在第二次接到记者电话时,回答问题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只是对所有问题还是回答:“没有,不知道。我们真不方便接受电话采访,非常抱歉。” 

  4月2日下午,海尔纽约人寿董事长崔少华先生回电《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说现在不方便接受电话采访,让记者跟海尔集团负责对外宣传的企业文化中心联系。该中心负责人用邮件方式给记者答复如下: 

  1. 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海尔与纽约人寿各持50%的合资寿险公司; 

  2. 目前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运营正常; 

  3. 海尔集团对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的投资是长期投资和战略性投资。 

  随后,有沪上某保险公司人士证实“纽约人寿已撤”。 

  传言中,纽约人寿撤资似已成定局。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的回函中,提到海尔集团与纽约人寿合资的海纽人寿运营正常,并提到海尔集团对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的投资是长期、战略性投资,但没有明确目前最敏感的纽约人寿的去留问题。可见,关于纽约人寿的去留问题还没到他们认为合适对外披露的时机,至于其中原因,外界也只能继续猜测了。 

  坊间有消息称,海尔集团有意全盘接下纽约人寿手持的50%股权,拟把海尔纽约人寿变为其全资子公司。这也与海尔回函中“海尔集团对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的投资是长期投资和战略性投资”的描述较为一致。 

  据知情人士观察,除CFO、CAO等个别职务外,海尔纽约人寿高管团队中已不见外方身影。据悉,关于股权变更意向,股东双方已经签署了保密协议,“所有讨论都是为了合资公司(海尔纽约人寿)更好的未来着想”。 
外方撤资 

  买冰箱的没有都买咱保险

  曾经的沧海桑田。 

  对于纽约人寿提出“分手”的原因,业内曾有关于其“资金紧张”的猜测。但事实是,据海纽官网资料显示,其外方股东纽约人寿自2007年以来终得到全球三家获得四大评级公司Standard &Poor’s、Moody’s、Fitch和A.M.Best一致最高评级。特别自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发生以来,纽约人寿多次得到了上述评级公司的最高评级确认。这印证了业内人士“纽约人寿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的说法。 

  开业时,海尔纽约人寿注册资本仅为2亿元,数年间经过中外股东双方的几次增资,到目前的注册资本8个亿,可见合作双方在这期间曾做过种种努力。 

  遥想2002年那个冬天,股东双方都以为,他们的结合是金童玉女的“天作之合”。双方都认为,海尔手中握有的丰富客户资源,以及作为有着165年历史的美国保险及理财业翘楚的经验,是他们日后幸福生活的保障。双方相信,海尔与其他大型企业最大不同在于其拥有大量的终端客户群,特别是家庭用户,而这与保险的客户群有很大重合。双方皆愿意相信这意味着海尔产业的用户很可能由于对家电产品的良好印象,转而选择海尔合资公司的保险产品。 

  即便是时至2004年2月,海尔纽约人寿成都分公司开业时,其外资股东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代表,时任全球总裁的弗雷德里克(FrederickJ.Sievert)在参加了当天成都分公司的开业庆典后亦对媒体表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无形资产,我们的目标是让买冰箱的客户购买人寿保险产品,但这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现实是,合资公司经过7年的发展,也只是在山东、湖北、上海、江苏、四川设立了5家分公司。海尔纽约人寿开业后两年,约2亿元的保费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银行保险渠道而非代理人渠道。2009年12月,海尔纽约人寿的原保费收入4.58亿元,居目前国内的28家合资保险公司的第19位。从保费收入来看,在同期成立的保险公司中排名最末位。 

  看来,正如弗雷德里克当初预料的一样,这个过程的确“有点长”。 

中方投资 

  卖冰箱同时咱也玩玩资本

  作为国内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当年在合资公司开业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尔掌门人张瑞敏态度很明确,海尔自我设计的新目标是希望开创“产融结合”的跨国企业集团,与纽约人寿的“牵手”无疑是海尔向之迈进的又一步。此前,海尔已通过参股长江证券和青岛市商业银行成功地介入了银行和证券两大金融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与纽约人寿商谈合资事宜者,就是当时海尔集团的资产运作部总经理崔少华。当时即有业内人士推测,海尔与纽约人寿的合资是彻头彻尾的资本运作,合资公司只是海尔的一个投资项目。合资公司成立之后,这个项目的”作俑者”崔少华一直担任董事长一职。 

  2009年保险年鉴显示,海纽人寿2007、2008年营业利润(百万元)分别为:-97.10,-143.86;利润总额(百万元)分别为:-97.12,-143.62。显然,这一连串的数字严重打击了股东双方继续牵手走下去的信心。 

  目前,虽然海尔纽约人寿并不愿意正面回应外界的传言,关于其外方股东的去留问题目前似乎也只是缺一个官方说法。对纽约人寿这样一位国际寿险巨擘而言,通过7年间在中国市场的摸爬滚打,算是交了一点学费。对于合资公司而言,目前只能是等待最后的尘埃落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海尔证实纽约人寿撤资保监会仍未批复2010/4/12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