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保险案例 > 正文

退保维权系列一:避开保险这些坑 小心存单变保单

[ 2014年7月12日08:28 ]   来源:[ 理财周报 ]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DM理财研究员 李剑华/文

  中国有句俗话叫“吃一堑长一智”,吸取别人吃的“欠”,长了自己的“智”,再好不过。

  DM理财特别策划“退保维权系列”。通过别人的案例,吸取经验,这些坑得看准了,别往里跳!

  银保销售作为销售误导的重灾区,有着“六宗罪”,分别是不谈保险谈储蓄、不讲保障讲理财、把长期保险说成是短期、把期缴产品讲成趸缴、宣传高收益、隐瞒费用扣除等现象仍很严重。

  去银行存款,千万留意你身边的银保销售!

  第一坑:存款变保单

  案例回放:6旬老人被中行误导,100万存款变保单

  2013年6月,身在国外的李女士飞回国内,照顾生病的69岁母亲,本想把之前汇给母亲的100万存款取出来急用,到了银行才发现存款已经变成保单,如果一定要取出来的话,得扣除5万多元的违约金。

  原来,在两年前,母亲受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鸡西市分行业务员以高利息误导,以为是银行理财产品,买到的却是6年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国寿鸿丰两全保险(分红型)”,如果未到期就退保,就得扣除违约金。根据计算,就算这6年期保险到期,也只能获得约6.5万元利息,收益远低于定期存款。

  DM支招:

  1.家有60岁以上老人的话,大额存款尽量由子女到银行存。从今年1月开始,银保新规要求银行向65岁以上老人卖保险时,不得现场出单,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销售误导。

  2.在银行办业务不要轻易签字。除了老人外,不少年轻人也可能受骗,因为他们并不知晓产品为保险。如果是保险产品,新合同中有处抄写“风险提示”,提示中明确该产品为保险产品,如果是他人代抄和签名,保单无效。

  3.如果是电话销售,保险公司和你的通话都有录音,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证据。

  4.保险储蓄收益并不高,它的性质依旧是保险,如果手头缺钱,就不要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