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企业资讯 > 正文

人保财险致力三农服务 “政银保”巧解融资难题

[ 2014年10月20日10:13 ]   来源:[ 南方报网 ] 郭家轩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就是要让所有农民和涉农企业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不仅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建设的任务,也是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作为国有控股的大型骨干保险机构,充分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人保财险”)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定位,在国内首创“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保证保险,放大强农惠农财政投入效应,破解“三农”贷款难题,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自觉承担起“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

  “政银保”是国内首例通过保监会审批推出的合作农业贷款模式,其“政府担保+贷款保险+银行信贷”的运作方式首开我国农业担保贷款保险的先河,是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更是普惠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2012年,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要“积极推广佛山市三水区"政银保"涉农贷款模式”。2014年9月,“政银保”被省政府列入农村普惠金融“八项行动”之一,一年内在粤东西北地区试点农村进行全覆盖。

  “政银保”实行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分层共担风险模式,通过保险有效保障政府扶持基金安全、转嫁银行不良贷款风险

  第一层:保险、银行按8∶2比例分摊

  第二层:政府、银行按8∶2比例分摊

  第三层:银行独自承担

  截至8月31日,“政银保”累计支持发放贷款近10亿,累计支持农户及中小微企业超过4000家

  截至9月,佛山三水区“政银保”项目,累计发放贷款3426笔,放贷金额5.2亿元,区财政投放保费补贴资金累计约520万元,资金撬动效应达100倍

  2014年2月,江门市成为全省首个实施“政银保”项目的地级市。截至8月10日,已向18家企业放贷7200万元,保费合计144万元,上半年财政保费补贴资金65万元

  “政银保”解农企融资“燃眉之急”

  “普惠金融”故事

  鹏中皇畜牧有限公司(下称鹏中皇)原是环市镇政府集体企业。后在2001年1月改制为民营企业,是广东省和农业部无公害基地,也是商务部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公司有养殖生猪、养鱼、种植、肉类深加工、产品销售一条龙经营实体,生猪年上市近五万头。

  “由于养殖类自身风险的原因,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财产,金融机构对我们的放款都非常谨慎,使得我们的融资非常难,而在市农业局、人保财险江门分公司、江门融和农商银行推出"政银保"项目后,由人保财险江门分公司为我们的信用提供保证保险,江门市政府补贴贷款额1%的保险费,我们自己支付贷款额1%的保险费,银行收到保险费后,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目前为6%)放款。通过人保财险的保证保险保障,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银行放款。”鹏中皇董事长陆耀堂说,这在关键时刻给鹏中皇解决了农业“贷款难”问题。

  陆耀堂表示,“江门市农业”政银保“项目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公司一共贷了700万元人民币,用于猪场定向采购猪原材料,都是专款专用,解决了公司目前资金困难的问题。特别对我们企业一条龙经营,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政银保”让贷款不再成为“烫手山芋”

  由生猪养殖大户莫丽霞牵头筹建的富成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3月底注册成立,是佛山市三水区首个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区内首个女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养殖场23个,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各养殖场均结合鱼塘实施立体养殖模式,合共有能繁母猪2900头,年对外销售肉猪25000万头,已带动与合作社有业务联系的农户170人。

  由于农业生产风险高,农户贷款对各大银行来说一直是“烫手山芋”。“当时我想贷几十万扩大生产,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担保人。”几年前,莫丽霞曾想贷款扩大生产,但由于宅基地、农房、土地不能作抵押,又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只能作罢。

  据莫丽霞介绍,在合作社还未成立时,她就曾向“政银保”贷款30万元用于猪场养殖,后又贷款48万元实现了养殖场由28亩扩大到128亩的大规模升级。在合作社成立后,她又通过“政银保”获得免抵押贷款70万元用于发展。“以前通过银行贷款,各种程序走下来一般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政银保"只要10-15天,钱就能到账了,资金的及时到位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莫丽霞说。

  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在“政银保”合作项目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效撬动了财政资金和农业贷款,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莫丽霞称赞道:“农户能贷,银行敢放,保险敢保,"政银保"有力支持了农户扩大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企业老板难忘“政银保”雪中送炭

  2013年4月国内发生“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广东省作为禽畜大省受到波及,江门市的家禽养殖企业更是首当其冲。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众多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纷纷向政府和主管部门“求救”。

  开平绿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威龙回忆,当时,“我们多次向江门市政府和江门市农业局反映企业的困难,江门市农业局、人保财险江门分公司和农商银行在经过调研后,迅速根据企业当前遇到最紧逼的资金问题进行帮扶,推出了“政银保”项目。

  “由人保财险江门分公司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为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为银行放款提供担保。通过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给公司免抵押贷款450万元。”黄威龙认为,这笔资金来得非常及时,让公司渡过难关,得以生存下来。公司也承担起社会责任,履行与农户签订的养殖合同,按时、保价回收与农户合作养殖的家禽,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在黄威龙看来,江门市农业“政银保”试点项目的组织实施,不但在关键时刻为企业以及整个家禽行业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农业“贷款难”的问题,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革命。通过搭建农业金融服务平台,不仅在应对H7N9禽流感冲击,舒缓养殖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掀起了金融支持农业的热潮,扩大了农业投资规模,推动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国内首创“政银保”合作贷款“三水模式”

  农村普惠金融进行时

  广东“政银保”项目源自于5年前的一次积极尝试。2009年,佛山三水区在农信社进行商业贷款农户只有1500人,而全区从事种养殖的农民达到6万多人,过往金融部门对农业生产贷款要求条件较高,很多农户都因此贷不到款,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壮大。涉农企业或者农户想要扩大生产,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与此同时,长期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和金融投入机制滞后,造成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当前三水区“三农”工作的瓶颈。

  当人保财险三水支公司获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与政府沟通,通过制度安排设计,创新金融保险服务,与三水区政府、三水区农信社携手,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区域性的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产品。

  紧接着,在当年7月,三水区政府便与当地农信社和人保财险三水支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联合推出“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探索了政府提供担保基金、并引入商业保险公司构筑农户贷款融资平台的新途径。当天即有9家农户投保,成为“政银保”的首批受惠者。

  “政银保”是一种以政府财政投入的基金做担保、农村信用社为符合贷款条件的担保对象提供贷款、保险公司对上述贷款本金提供保证保险的农业贷款模式。

  据悉,三水区农业贷款担保基金首期担保金额为1000万元,用于提供担保和补贴部分保费,由区政府每年年初根据基金情况进行注资,保持担保基金账户年初余额不少于1000万元,并专设“政银保”合作办公室。

  可申请贷款的对象为:在三水区范围内优质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水户籍的种养专业户,其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到500万元不等。

  在“三水模式”下,三水户籍农户贷款,无需贷款抵押物,或者支付高价获得金融担保公司担保,仅需向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提交有关资料和申请书,既省钱又省力,给农户寻求资金带来了便利。另外,通过对合作农业贷款模式的创新,不仅强化了农户的保险意识,也体现了中国人保“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企业使命和社会责任。

  近10亿贷款发放浇灌“三农”

  继三水区试点后,广东人保财险结合原有的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产品,陆续又在佛山市三水区、清远市清新区等地开办了“政银保”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保险贷”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加按保”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8个贷款类保证保险项目,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无抵押、无保证金贷款难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人保财险云浮市分公司签出首单农村建房贷款“政银保”业务。当地将农民的个人信用纳入保证保险范围,积极探索开拓农村建房“政银保”业务,开创了郁南县农村建房贷款引入“政银保”模式。

  在此模式下,以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为基础,以保险机构向项目提供保险服务为保障,以政府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基金为后盾,鼓励金融机构向有建房资金需求的农户发放贷款,进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此外,今年1月,广东省农业厅、广东人保财险、广东省农信社联合签署了《广东省农民合作社“政银保”业务合作协议》。该项目计划以四年为一个周期,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设立“政银保”贷款扶持资金,为贷款合作社全额补贴保费、补贴50%的贷款利息及设立超赔资金。

  历经5年的探索和完善,广东农村开展的“政银保”尝试正在释放出更多的农村经济活力。如今,广东人保财险已在江门市全市、佛山市三水区、清远市6个区县、惠州市仲恺区、云浮市等地开展了“政银保”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或“政银保”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同时,河源、茂名、梅州等地也正在积极开展,“政银保”如今正在广东全省快速铺开。截至2014年8月31日,“政银保”累计支持发放贷款近10亿,累计支持农户及中小微企业超过4000家,助力农民及中小微企业增收创收。

  “政银保”服务“三农”优势明显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政银保”已逐步显现出了其自身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优势。

  一直以来,农业经营依旧面临资金不足、贷款融资难、发展缓慢的问题,而银行限于自身经营的战略目标,也难以完全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专家指出,一方面,“政银保”通过政府担保基金和保险公司的专业保障系统分散了风险,于是,银行就不需要担心贷款逾期不还,农户也可顺利借到钱,而政府还可借此对农业产业进行政策引导,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政银保”通过三方合作的特有方式,可以逐渐改善农户信用环境,使农民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同时各方力量加强对农民的信用管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农业信用体系。

  2014年2月,江门市成为全省首个实施“政银保”项目的地级市,通过江门市财政提供1000万元作为扶持专项资金,人保财险为借款人的信用贷款提供保证保险,合作银行按照扶持专项资金1:10比例放大贷款规模,撬动银行1亿元免抵押低利息放贷。截至2014年8月10日,已向18家企业放贷7200万元,保费合计144万元,上半年财政保费补贴资金65万元。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佛山三水区“政银保”工作稳步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放贷规模。截至2014年8月底,全区累计发放贷款3426笔,累计放贷金额5.2亿元,区财政投放保费补贴资金累计约520万元,资金撬动效应达100倍。另外,保险公司应收保费1023万元,累计理赔24笔,金额257万元,赔付率为25%。政府担保资金至今尚无赔付情况出现。

  与此同时,“政银保”项目也有着明确的风险分担机制。据了解,“政银保”实行的是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分层共担风险的模式,通过保险有效保障了政府扶持基金的安全、转嫁了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

  此外,广东人保财险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除了在风险总量控制方面,设定了“政银保”业务年度赔付封顶线,即承诺每个保险年度的最高赔付限额是年度该业务总保险费总额的120%至150%外,广东人保财险还会申请贷款的农户、企业进行调研,严格选择承保对象及控制承保额度。

  “政银保”新征程任重道远

  不过,目前想要进一步推广“政银保”项目,广东也有不少难题。广东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指出,一是扶持基金规模不大,能支持的广度、深度有限,扶持覆盖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供”与“给”的矛盾加剧;二是业务风险较高,对银行来说附加价值较低,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政银保”业务主要针对农业和中小微企业,这些主体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还有待完善;四是由于业务风险性大,审核流程长,涉及面广,保险业务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较大,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五是在出险赔付后,相关政府部门追偿力度不够。

  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该人士建议,在此后普惠金融“八项行动”中,应由上级政府统一发文,明确农业“政银保”和中小微企业“政银保”业务的牵头政府部门,以便推广;同时,由上级政府统筹支持基金,统一补贴政策,并对参与的商业主体给予政策支持,例如对合作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政银保”业务给予免税支持等。

  该负责人表示,“政银保”项目实施已逾5年,下一步,将以落实普惠金融“八项行动”为契机,加大创新和推动力度,通过多方参与、通力合作,使以“政银保”项目为代表的农村金融措施成为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改善农民生活保障的有力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