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左边锋保险 右边锋投资

[ 2014年11月1日08:48 ]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欧阳晓红

  看起来这像是一个“贪婪”的家伙。3.86万亿元的总资产无法满足其欲望,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最大的“冲动”是成为全球最优秀的零售服务商,涵盖金融与非金融领域。

  并不难猜测平安到底要做什么:平安思忖客户价值已超越合同之外的服务差异化;有趣的是,平安会去思考不同产品线中,客户今天在平安的价值与客户在市场里所有金融机构加起来的价值中,平安的占比是多少。

  按照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的话,平安综合金融第二代与第一代最大的差别在于,不是如何让客户方便买到产品,而是怎样帮助客户找到最需要的东西;甚至如果平安商品无法满足客户,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其他品牌的服务。

  这可能需要平安在传统与创新中、在欲望与冲动中找到平衡点,有的放矢把控好业务的节奏与风险。当下之策是,左边锋保险右边锋投资,各司其职助力平安综合金融新时代。

  2.0综合金融时代

  在2.0综合金融时代,中国平安既传统又超现代,关键在于二者如何融合。

  10月28日新出炉的三季报中,实现净利润386.74亿元(同比增幅31.3%)的平安整体业绩依然闪眼之外,平安寿险亦一如既往的“抢跑”市场,20.32%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超过新华保险(19.3%)、太保寿险(5.1%)、中国人寿(-2.1%)等三家上市保险公司。

  这并非偶然,正如平安寿险董事长丁当所言,平安一直以来持续推动代理人收入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平安独特的综合金融模式,对提升保险代理人待遇的作用日趋明显,这将持续激发代理人队伍活力,推动其快速发展。

  “个险渠道仍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未来仍将是寿险的核心渠道,尤其在集团医食住行玩的门户战略下,个险代理人具备打通线上线下的潜力,具备更大创新优势与价值。”丁当称。在业界对个险渠道潜力如何颇感困惑的当下,如此回答体现了一种稳健中的进取。

  一边是守望,一边是开拓。平安财险董事长孙建平则不经意间透露公司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与尝试,拟推出好车主APP。“目前正在内测完善中,尚未确定正式推出的最终时间表”他说。

  那或是一种极致的“车保险与车服务”,因为一个未来车主生态圈浑然天成。

  在孙建平间或透露的信息中,可以隐约感知到平安内部内测阶段的好车主APP,未来诸如维修、保养洗车、投保等服务项目等均可通过O2O实现,是一个车主生态系统的概念。这个系统甚至包括娱乐项目,或能实现“获客”,用户可在线随时接触到公司的各种服务,届时可实现增值。“但,这些只是我们初步的设想。”孙建平说。

  的确,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过程中,平安一直在试图寻找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亲密融合点。

  在季报中,中国平安表示:未来的中国经济运行仍将处在合理区间,金融体制改革将持续深化,但整体形势仍旧错综复杂。将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继续落实“平安战车”的公司管控及治理模型,全面提升集团内各子公司的协同效应,持续探索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把平安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

  德国足球队在巴西世界杯夺冠后,平安借势推类比德国队“4-2-3-1”阵型的“平安战车”,尝试重整企业管理构架。

  平安将投资定位于“右边锋”,其主要职责在于抓住机会,制造进球;通过股票、债券等投融资服务,实现投资业绩领先。另外是制造机会,向其他业务线传球;主要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服务品质,吸引客户、助力综合金融。

  而球场上左边锋位置上的人员,一般善于进行边路突破和传中,有良好的速度,侧重进攻。保险是平安最成熟的业务,因此,平安将其定位为“左边锋”。其既有很强的进攻性、冲劲大,又同时能有效地串联进攻,善于传球。发挥主渠道方,推动其综合金融发展,实现向银行及投资的客户迁徙任务。

  世界如炬,忽明忽暗。任汇川曾告诉经济观察报,平安的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十二字方针“合理增长、优化结构、部署未来”。合理增长,即要面对现实的一个理性增长,速度未必要非常高。必要时,根据整个经济的增长以及市场的变化调整,避免揠苗助长,避免因为不恰当的增长速度带来的风险。

  由此延伸,结合新形势,任汇川想到的是,不妨从新科技角度出发,考虑传统业务的新商业与增长模式,这也是中国平安取得新一轮爆炸性增长,全面赶超国内金融业主要竞争对手的有利契机,中国平安理应抓住。

  换言之,步入2.0综合金融时代的中国平安将再度发力。

  左右“开攻”

  怎样发力?左边保险,右边投资;左右“开攻”,伺机“进球”。在平安战车中,如此布局自有其内在逻辑。但二者的协同配合似乎也不容小觑。

  这里,不妨先扫描一下平安的传统业务。不难发现,具体到保险产品的定价,都有左边锋与右边锋协同配合的“痕迹”。

  寿险而言,高准备金、高资本占用、高退保率被指乃行业近年越陷越深的产品“三高”症。有人说,一场资金错配的游戏,令整个保险业行驶在融资的高速公路上,有的公司产品定价与资产管理甚至脱节;就此,平安的情况如何?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告诉经济观察报,从寿险产品角度而言,平安保险产品定价时严格按照保监会的相关规定进行定价,结合公司的产品策略和价值导向等目标确定产品的最终定价。

  寿险产品主要为长期负债,更强调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因此,在产品定价时也会关注资产配置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与投资密切相关新型保险新品,与资产管理的关系尤为密切。

  包括“在设计产品形态以及产品定价、利润测试等环节都与资产管理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以便确定可与负债匹配的投资资产以及后续的资产管理。”陈德贤说。

  这其中蕴含一个秘密,即“充足性、适当性和公平性”是平安保险产品定价基本遵循的三个原则。

  丁当解释,充足性是指产品的定价需要从多方位审视,综合考量。考量的因素具体而言,包括风险发生的概率波动、公司费用的支出、以及公司保持适当的盈利性和偿付能力要求,在使费率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全面评估风险保持公司价值的增长。

  定价的适当性方面,平安除了严格遵守监管的各项制度要求,还通过积极探索逐渐形成公司自主定价的机制。在合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指挥棒的作用,贴近市场进行定价。

  按照丁当的话说,公平性原则体现在责任设计、计算假设选取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平安除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客户,还希望通过平安细致的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力争达到为客户“量身定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强产品的体验感。

  说到这,不得不提及寿险业附加价值极高的个险渠道。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渠道,诸如网销、电销等开始发力,如个险等传统渠道似乎不受一些中小寿险公司的待见,“个险渠道要不要都无所谓了……”它们暄嚣着,纷纷冲进新渠道去“撕杀与争夺”。

  但早已视创新为公司基因的平安不那么看。“个险渠道在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是寿险的主业务渠道,至少在未来几年里仍将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丁当说。

  因为,有这么几条内在逻辑:与保险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代理人主动拜访、沟通和引导,能有效提升客户的保险意识,激发保险需求,并最终转化成客户的购买行为,这是个险渠道最大的优势。其次,保险产品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适合代理人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才能帮助客户全面认识保险产品的功能,并选择合适自己的保险。

  另外,目前寿险代理人从业人员占比偏低,代理人规模具备稳定增长的潜力。截至今年7月份,中国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不足0.2%,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劳动力将得到有效补充,这为保险代理人的增加带来持续动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业内重估个险渠道存在价值之时,平安意外提升人力,壮大自己的代理人队伍,用行动回答行业转型期难题。

  很显然,执著坚守的平安寿险是一个很稳、很成熟、很特别的“家伙”。在业务结构方面,这个有些倔强“家伙”几乎成为行业独树一帜的“标杆”。

  产险方面呢?意欲打造车主生态圈的平安产险亦同样让市场“侧目”。

  三季报显示,电销业务实现规模保费67.35亿元,同比增长41.6%,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平安产险前三季度业务稳健增长,实现保费收入1051.03亿元,同比增长25.8%;盈利能力良好,期内综合成本率为94.9%。

  诚然,在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提出的“平安战车”概念中,委以重任的保险板块担任左前锋。而平安集团正是从产险业务起家。孙建平告诉经济观察报,26年来,平安产险一直致力于成为“行业典范、集团中坚”。作为平安战车中的前锋,平安产险服务了四分之一的私家车主。未来,平安将通过新科技和移动互联,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打造车主的生态系统。

  例如,在平安集团“医食住行玩”门户战略中,平安产险肩负着“行”门户的重要使命,平安将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打造一整套的保险服务体系,把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极致的服务作为目标。

  也许事实胜于雄辩。不久前,360营销研究院发布了《2014年第二季度车险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平安车险获得超过半数网民关注,位居行业榜首,那么,平安产险近年来在提升客户体验及品牌美誉度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如何真正理解客户需求?

  孙建平解释,公司于2009年在行业率先推出服务时效承诺——“车险资料齐全三天赔付”,之后升级到“一天赔付”,2012年又推出“先赔付,再修车”、“足不出户,赔款到家”等“快易免”系列服务,2013年推出了移动端的“微门店”,2014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平安产险“简单快赔”服务承诺达成率95.87%,“结案支付即时到账”服务交易成功率94.10%。

  “相信随着客户对保险意识、保险需求的不断升级,谁能够在客户体验上建立差异化的能力,谁才能够赢得客户的青睐。”孙建平说,他坦言,未来将应用新科技和移动互联,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品、渠道和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客户体验,让消费者满意。

  不过,不要以为执意创新突破的平安产险没有紧绷资产与风险管理的弦。

  相反,这根弦时时刻刻都绷得很紧。孙建平告诉经济观察报,平安产险对风险的筛选与识别、选择,包括定价,以及各项成本等都做了优化。这些举措契合保监会拟定2015年推出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二代”)政策导向;即构建以风险导向为主的资本监管架构。届时,保险公司每项业务都要和相应承担的资本风险对应起来。

  寿险偿二代也是如此,意味着保险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要重新配置资产;所有的资产组合进行调整,增加了资本管理难度。就此,似乎平安早已埋下“资本与风险管理”的伏笔。某种意义上,平安左右开攻不只是外延,还有内部协调,甚至精细到单项业务的资本与风险之均衡。

  冲动与欲望的平衡点

  这也许是平安综合金融2.0时代的核心之一——创新之际,努力寻找冲动与欲望的平衡点。

  不言而喻,若执行偿二代标准,风险与资本管理较为细化的大型公司,也许挑战不及冲规模、拼保费的中小保险公司那样大。“对于平安产险的长远发展来说,我们也必须更加重视风险、更全面地管理好风险”,孙建平表示,“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原来经营上重规模不重风险的,未来压力会很大;而产险业,产品线众多,且复杂,对风险要求较高,就一定得考虑清楚风险匹配,追求有价值的增长”。

  那么,一个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目前宏观背景下,平安如何考虑其保险资产与负债匹配策略呢?

  陈德贤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中国宏观经济还在转型过程中,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权益市场基本面疲弱,更需要依靠改革来挖掘中长期的增长潜力。此种大背景下,综合考虑监管、精算、财务等多方面要求,目前平安的资产与负债匹配策略主要是以追求长期、稳定的净投资收益为主,在利率高位时期尽量拉长资产久期,降低资产与负债的久期缺口,择机把握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

  但是,如果回到资产端的本源,尤其是寿险业,其呈产品趋动导向,保险客户存在“重投资收益轻风险保障”消费心理的客观现实,这样难免会引发资产错配风险。“从寿险角度而言,公司主要着重引导客户注重保障,例如个险渠道销售的万能保险,尽管万能保险的投资功能比较显著,但是公司会通过业务员引导、投保规则限制等措施引导客户选择较高的风险保额,实现投资和保障的双重功能。”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孟森说。

  孟森解释,公司在进行资产配置时,会根据不同产品的负债特征进行资产配置,尽量避免资产错配风险。他举例说,从落实的角度看,保险资金运用仍要遵照现行的监管政策。对于符合现行政策的,平安一直在抓住政策机遇改善现有投资组合,比如债权投资计划、金融产品等,投资比重这两年一直提升中。对于现行政策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夹层债、一些资产证券化产品,平安正在积极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平安扩大国内市场委外投资,目前有六家股票组合,八家固定收益账户组合。

  就此,陈德贤告诉经济观察报,自2012年7月26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发之后,平安第一时间对委外战略进行了部署,并于2013年成为业内第一家正式启动委外投资的险企。2014年平安继续扩大委外投资规模,固收委外今年年初在准备工作完成后立即出资,权益委外在今年年中加仓数十亿元。

  截至目前,平安共与10余家外部资产管理机构建立委托投资关系,设立并运作了权益和固定收益两类资产的委外组合,累计委外规模近200亿。“委外组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较大幅度超越基准的优异表现。”陈德贤笑称。

  综上,“裹挟”着冲动与欲望的平安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即定目标步入综合金融2.0时代。

  不过,任何时候任何公司都难言永远辉煌。“企业兴盛或衰落、股市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彼得·伯恩斯坦在其《风险》一书中指出。

  想必“平安战车”正是为了预防这样一种措手不及,按照任汇川的话说,去年底,马明哲提出“平安战车”的概念,便旨在紧跟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对移动互联网等新科技对传统行业的巨大冲击。

  更为重要的是,“应对未来经济增速可能下滑后,作为金融集团要面对的各类风险,居安思危,加强后卫,即便出现危机,也能"剩"者为王。”任汇川坦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