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黄洪:经济新常态要求保险业加快改革创新

[ 2014年11月23日10:40 ]   来源:[ 新浪财经 ]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浪财经讯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经济新常态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为保险业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保险业要主动求变、勇于创新。

  以下为文字实录:

  黄洪: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新浪金麒麟论坛”,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从今天来看,新常态这个论断是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最凝练的概括和总结,此次论坛以“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为主体,切中实际,适逢其时。在此,我代表中国保监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现在我想就新常态下的保险改革创新谈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经济新常态可能对保险业带来全面和深远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新变化,从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从更深层次来看,经济新常态还预示着新的经济结构。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二是,新的发展动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为投资、出口、消费之首,消费需求超越投资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是,新的发展手段。改革创新超越要素投入,成为释放增长潜力的主要源泉。

  更进一步讲,经济新常态不仅仅是反映在经济层面上的新变化,随着新的技术不断应用,新的经营模式不断发展,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这些都在重新塑造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甚至是思维习惯,这些新变化最终都会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保险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全面、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

  这些影响我个人认为对保险业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保险业务发展将出现新的增长极。进入消费经济时代,随着房地产、交通、基础设施等固定投资需求下降,相关的工程保险、工程责任保险、企业财产保险等传统业务发展将随之减弱,而围绕居民消费的各类信用和保证保险等业务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市场机遇,围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商业养老和医疗健康保险将迎来井喷式的增长。

  现在大家可能每天早晚看信息看的比较多的都会看今天的PM2.5是多少,说明人们对健康的一种需求、一种追求。围绕社会财富存量保值增值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将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保险经营模式将面临新的革命。保险经营的基础是一定定义上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而这都有赖于对风险数据的分析和积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化,传统的保险经营模式有被颠覆的可能。

  比如方兴未艾的车联网技术,通过全程搜集和分析单个车辆的运行信息,能够准确反映驾驶员的习惯和风险程度,比如现代生物诊断技术,能够以更低成本分析识别个人的致病基因和犯病概率。

  这些超越传统保险领域的新技术,吸引着保险行业外的新资本,这都将共同推动保险风险的个体化定价和保险市场的无限细分,进而对传统保险的经营模式带来巨大冲击。

  三是,保险组织形态可能将被重新塑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渗透,信息的可得性、透明性的空间提高,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

  已故的美国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戈曾经指出,交易成本是决定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边界的关键因素,当外部的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的组织成本,曾经繁复机构臃肿的企业就显得越来越不经济,涉及到保险行业。

  以往的总公司、省级公司、地市公司、县市区公司、甚至乡镇村的经营网点,这种组织形态可能不合时宜,组织扁平化和经营虚拟化将成为趋势。比如成立不久的众安在线保险公司,就是我们俗称的“三马办保险”,完全按照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流程大大突破了传统的保险业态,形成了无所谓总分支机构的组织层级,无所谓地域划分的营销网络。

  四是,保险市场格局可能出现质的变化。同样,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易成本的下降,保险市场的社会分工基础将出现动摇,利用互联网技术,保险公司完全有条件直接面对消费者提供点对点服务,这种约定式的保险经营将不断侵蚀保险中介依赖交易佣金生存的基础。

  保险中介市场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利用互联网技术,保险公司完全有条件开展一站式服务,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涵盖养老、医疗、意外等一揽子综合保险保障,当前产险、寿险分级经营将面临更多挑战。

  利用互联网技术企业规模效应,将不再成为保险公司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障碍。设分级机构追求业务规模将不再是保险公司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一些率先创新的中小保险公司实现弯道超车有着越来越大的可能。

  二,经济新常态要求保险业加快改革创新。世界上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经济新常态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兴业态、不断推升的保险需求,为保险业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保险业要主动求变、勇于创新,展现日日新的行业心态和面貌,更好的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的服务好经济新常态。

  一是,要把应用新技术作为保险改革创新的主要手段。面临当前的信息革命浪潮,保险业要密切跟踪和及时应用信息时代的最新科技成果,把信息技术引入每一个业务领域,把信息手段内嵌于每一个业务流程,把信息文化植根于每一个保险从业人员的头脑。

  二是,要把挖掘市场潜力作为保险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产业格局不断打破,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断更新,保险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保险的发展空间不断延伸,保险行业不能满足于既有的市场空间消极应对、错失机遇,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使市场嗅觉更加敏锐,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经营管理更加高效,充分挖掘新常态下的保险市场潜力。

  三是,要把用好人才作为保险改革创新的根本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在的市场竞争是理念的竞争、头脑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金融行业之间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之间的经营边界日益模糊,相关人才的专属性大大减弱,人才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和增强,保险行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深入改革用人机制,创新激励手段,牢牢占领人才和智力的高地,为保险改革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三,监管要发挥引领和规范保险改革创新的能动作用。面临经济新常态,政府不能够局限于保研守业人的角色,推进保险改革创新,保险监管机构不仅要随之更新监管理念、优化监管职责、简化监管流程。

  更为重要的是,监管要充分发挥引导和规范的能动作用,使改革有方向、创新有尺度,更好的促进保险市场发展,更好的维护金融安全,更好的保护公众利益。

  一是,要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重点推动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健康保险意见的落实实施,对很多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持措施让保险业看得见、用得着、早受益。

  二是,要创造宽松的监管环境。充分市场主体的首创精神,对敢为人先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手段要大胆闯,对创新带来的新生事物监管机构要有足够的包容心态,事先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缓下结论,对事后证明可持续、可扶植的创新做法要及时在全行业中推广应用。

  三是,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推动保险改革创新,了解市场业态,对出现的市场苗头早预警、早防范,让制度能够及时跟上保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储备好应对风险的工具箱,牢牢把风险锁定在可控程度、可控范围。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经济新常态这既意味着艰难险阻,也意味着发展机遇,更昭示着责任使命,在此,我希望大家更加关注和支持保险业的改革创新,共同见证保险业的发展进步。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