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应对利率市场化保险业不能只是“修修补补”

[ 2014年11月26日10:53 ]   来源:[ 金融时报 ] 张兰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继2012年7月后,两年多来央行首度降息。11月21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对于此次政策调整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但实体经济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比较突出。今年7月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后,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缓解趋势。但在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企业经营困难有所加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A股仍处于做多氛围的情况下,降息显然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好实体经济,对股市具有提振作用。而且近日来A股的强势反弹也印证了降息对A股产生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保险股受益于降息已经成为市场共识,这一点从央行降息后第一个交易日保险板块大涨7%中即可得到印证。正如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所说,今年以来,保险业一改前几年的颓势,保费收入稳定增长。但是随着投资收益的提升,退保率却居高不下,前三季度四大上市险企退保金额共计1415.5亿元,约是净利润总和的两倍,流量退保率的激增已对企业现金流形成较大影响。央行此次降息后,保险产品的竞争力将有所提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保险公司的退保压力,而且降息有利于中短期债市的走好,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债券比率较高,因而降息也会提升保险股的每股净资产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强调“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的同时,还特别提出“此次政策调整正是把货币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央行看来,历经十几年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放开利率管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等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此次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不仅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为未来全面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的简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培育和增强定价能力建设,这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实际上,无论是对金融业还是实体经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每一步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从来都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这项系统性工程的重要一环,而且伴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日益发挥,保险业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脚步也势必会越来越频密。简单说来,市场化的问题实质是一个体系和系统的问题,利率市场化势必会加速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进程。201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搁置已久的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终于重新得以启动,这不仅意味着传统人身险定价利率2.5%的上限放开,而且也为下一步非普通型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的费率政策改革带来了积极的示范效应,甚至给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和监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外,随着费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保险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保险费率整体将呈现出逐渐走低的趋势,即相同标的的保额保费收入将会相对减少,这意味着众多保险消费者将获得“质更优、价更廉”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利率市场化在加速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同时也将推升保险的负债成本,这一点在已经实行费率市场化改革的传统寿险上得以验证。负债成本的上升使得承保利润趋向于零或负数是大势所趋,这不仅客观上削弱了保险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对现行保险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和资产收益率水平都提出了挑战。保险业要有力应对这种挑战,只是“修修补补”肯定是不够的,而是应当祭出系统性的“组合拳”,从产品、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调整,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创新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创新保险服务来赢得客户,同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资产配置、创新资产负债管理方式来强化资产管理水平,并且在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保险产业链、扩大服务领域的同时争取各项优惠政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