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首批相互保险牌照落地 监管:补短板填空白杜绝非法组织

[ 2016年6月23日10:44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李致鸿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除此三家外,目前已有超过30家组织正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相互保险牌照。

  本报记者 李致鸿 北京报道

  在《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出台一年半后,首批相互保险牌照终于下发。

  6月22日,保监会批准信美相互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相互”、“众惠相互”、“汇友建工”)筹建。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首批批筹的三家相互保险组织中,唯一一家寿险相互保险组织是信美相互,由蚂蚁金服集团等九家公司发起设立,初始资金10亿元,主要针对发起会员等特定群体的保障需求,发展长期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

  其他两家分别为众惠互助和汇友建工。前者由永泰能源(600157,股吧)、键桥通讯(002316,股吧)、昆吾九鼎、前海金控等公司和2名拟任高管发起设立,初始运营资金2亿元,主要针对特定产业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开展信用保证保险等特定业务;后者由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初始运营资金1亿元,主要针对建筑领域的特定风险保障需求,开展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等新型业务。

  除上述三家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独家获悉,目前已有超过30家组织正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相互保险牌照。

  对于首批相互保险组织批筹的意义,保监会表示,我国开展相互保险试点,定位为现有市场主体的合理和必要补充,相互保险可以促进股份制保险更加注重长期利益,股份制保险则带动相互保险更加注重提高经营效率,两者始终在共同推动保险业不断向前发展。两者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补短板、填空白”。

  补短板、填空白

  在22日召开的相互保险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筹建方案看,三家相互保险组织均遵循“和衷共济、风险共担”的核心理念,注重发挥相互保险的独特优势,致力于在当前国家亟需的小微企业、建筑企业金融服务以及特定群体养老健康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总体上呈现“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的鲜明特征,对于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完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以其中唯一一家寿险相互保险组织——信美相互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信美相互由蚂蚁金服、天弘基金、国金鼎兴、成都佳辰、汤臣倍健(300146,股吧)、新国都(300130,股吧)、北京远望、腾邦国际(300178,股吧)、北京创联在内的9家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会员提供初始运营资金。

  “这9家主要发起成员,除负责初始运营资金外,还是信美相互的战略协同伙伴,将在技术、渠道、产品共创等方面深度合作。”一位信美相互内部人士称:“信美相互将在批筹之后按监管要求积极进行开业准备工作,未来信美相互将聚焦于特定群体的养老健康需求,专注发展养老和健康等长期保障产品,不经营类似短期理财业务的高现价产品,目标是为保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特定群体提供便捷、实惠、互助的普惠保险服务,让金融的共享性、公益性得以进一步体现。”

  众惠相互创始人李静则表示,以中小微企业组成的准封闭性上下游产业链客户互保是典型的相互保险应用场景。国内对中小微企业的保险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基础保险险种,对其经营最密切相关的信用风险管理、融资类需求涉及较少,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最大的风险——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急需以创新的制度及风险管理手段来解决。

  超30家组织扎堆申请牌照

  除上述三家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独家获悉,目前已有超过30家组织正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相互保险牌照。

  从部分申请名单来看,这些相互保险组织定位的服务人群较为多样和分散,有定位于发展国有大型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养老保障群体、有某著名高校校友及家属群体、有某地商会及延展客户群、有海洋产业链相关群体、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等。

  从主要发起会员属性来看,多与发起会员的“原生圈子”周边相关,采取“资本+产业”模式,例如高校理事会、博士后科研站、医院、信息技术、软件、生物科技、工程集团、汽车销售、资产管理公司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发起会员名单中,亦有不少保险中介,保险经纪、代理和公估公司,其可在产品销售和用户需求调研等专业度上为相互组织提供支持。

  对此,一位寿险公司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更多元的公司通过相互保险的形式参与到保险领域,有利于将保险保障深耕到各种产业或细分人群,互助相较传统机构最直接的优势在于自传播和自运营,但在落地服务和风控上需要更多资源支持,两者相互补充形成差异化发展,不排除存在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杜绝非法相互保险组织

  在发布会上,保监会再次强调,近期一些互联网平台相继推出了多种形式的互助计划,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保险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正常权益,保监会将加大对这些平台的监测和甄别力度,对于打着互助计划的名义而实际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的,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

  在相互保险牌照开闸后,这一市场将逐步规范、有序发展,其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相互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的27.1%,覆盖人群超过9亿人,特别是在高风险领域和中低收入人群风险保障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