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车险资讯 > 正文

车险变相降价现象依然严重 综合费用率控制仍为监管重点

[ 2018年1月12日22:58 ]   来源:[ 证券日报 ] 冷翠华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眼下,正是险企冲击开门红业绩的关键时期。产险公司也是如此。部分险企为了在短时间内冲高业绩,“拉关系”、“送礼品”等手段又再次登上舞台。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变相降价的恶性竞争行为,最终可能让整个行业受伤害。因此,监管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遏制变相降价的恶性竞争。

  据消费者程先生介绍,其家用汽车临近续保期,近日其接到投保的某大型财险公司的续保电话,经过计算,程先生投保的车险总保费为4000多元,对方承诺,如果他近期在该公司续保,就赠送两张面额为500元的某电商平台购物卡。“这个优惠力度让我感到惊讶,虽然作为消费者感觉很划算,但也不由得感到这个行业的竞争是多么惨烈。”程先生表示。

  很显然,该险企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的规定,承诺赠送合同之外的利益,并且额度高、流通性强,与现金差异不大。记者了解到,在年底年初冲击业绩时,销售渠道给出的优惠力度往往比平常更大,买车险送礼品的行为依然很普遍。“不同渠道都有赠送的情况,而且线下渠道往往比电网销渠道送得更厉害,行为更隐蔽,监管也不易察觉。”某财险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竞争手法才是对其他险企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也是应当重点防范的恶性竞争手段。他们分析认为,尽管政策明令禁止赠送合同之外的利益,但侥幸心理仍然普遍存在,且其手法往往属于“潜规则”,监管的力量难以触及每一个领域,查处难度较大,这也是该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

  “车险综合费用率要控制在100%以内,特别严防2018年1月份和一季度出现类似2017年一季度的反弹。”四川保监局近期在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事实上,这正是当前全行业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控制费用,规范竞争,推进行业平稳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也反映出一季度保险公司冲业绩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其中就包括赠送合同之外的利益带来的成本。”上述财险公司人士表示。

  “与赠送卡券等变相降价的行为相比,险企赠送真正的服务要美好得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例如,道路救援服务不仅关乎消费者的体验,也有其社会意义,使保险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补偿功能。同时,买车险送卡券等行为直接增加险企的刚性成本,并且几乎覆盖所有车险客户,而救援服务只提供给部分有需要的人,因此,救援服务在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却未必给险企增加大量成本。“要重点盯防的是变相降价竞争,服务方面重点要抓明白消费,言行相符。”该人士指出。

  为规范车险市场竞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了《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辆保险增值服务操作实务要点》,该《实务要点》划定了机动车辆保险增值服务的范围:防灾减损类和救援服务类两大板块。防灾减损的具体内容包括车辆安全检测、代为驾驶、代为送检,以及安全停靠。救援服务则包括事故救援和故障救援。中保协表示,险企可结合自身实际,在两大板块的服务范围内选择增值服务项目,但不得赠送代驾券等形式的有价证券。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