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保险网 > 保险时讯 > 社保园地 > 正文

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 将极大促进三医联动

[ 2018年6月1日21:17 ]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周程程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两个月后,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至此,国务院新组建部门和单位已全部亮相。

  从公布的名单看,胡静林任局长,施子海、陈金甫、李滔任副局长。其中,胡静林来自财政部,施子海、陈金甫、李滔曾分别来自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原国家卫计委。这与此前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整合多部门职能,组建国家医保局颇为一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医保和财政的关系紧密,财政部官员了解财政情况,能够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同时领导班子又熟悉医疗保险领域政策及业务,这样的组合非常好,对实现医保、医疗、医药改革联动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领导班子确定

  医保局的一把手胡静林,从其工作履历来看,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财政部。
  1998年,胡静林开始了在财政部近20年的任职历程,并于2014年任财政部副部长。期间,工作领域涉及扶贫、农村振兴等与民生保障密切的领域。

  一位接近财政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胡静林是个务实的人,在财政部工作期间,对其所分管的工作游刃有余,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对业务方面的数据如数家珍。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保障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财政补贴,所以,财政需要扮演一个重要角色,通过制度有效衔接,既能让资金提供全面保障,同时能够发挥最大效率。

  胡静林在财政部对财政资金分配以及民生保障领域的经验,将为更好地管理医保局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三位副局长在医疗、医保领域的工作经验,也将推动医保局向专业化方向不断迈进。

  施子海曾任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此前他还担任价格司司长,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也是其分管工作之一。

  陈金甫曾任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对医保方面有长期的深入研究。陈金甫曾指出,要强调更高质量和具有价值的医保购买目标。医保不能简单地跟在患者屁股后面去埋单,或医生开什么单子我付多少钱,而是要将服务质量和药品质量作为医保支付的首要依据。要将这种依据公之于众,形成强大导向。要将质量管理嵌入评价考核指标,形成强烈的利益激励。

  从李滔的履历来看,其一直深耕于医疗卫生领域,2016年起任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李滔在2016年的一次讲话中就曾强调医保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性。李滔表示,推动健康中国需要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就是医保制度,筹资报销政策要可持续地发展,及时动态调整,同时要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流通机制。

  理顺整合与医保相关职能

  根据改革方案,国家医保局主要职责是,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出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朱铭来表示,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是民生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途径。过去医保方面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点菜的人不埋单,埋单的人不点菜”。从药品定价、药品招标,一直到药品进入医保,老百姓(603883,股吧)能否享受到利好,每一个环节都是各自为战,衔接不足,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

  而国家医保局的组建,在朱铭来看来,理顺整合了与医保相关的职能,未来从药品源头到去医院看病费用的管控,最后到基金的支付,形成三位一体完整的监管体系,改变过去由于治疗用药费用标准、医疗保险报销等不归属同一部门管理造成的国家医疗保障和医院之间的矛盾。

  李珍也指出,国家医保局组建后,相应的购买能力和谈判能力都会增强。并且,从医疗保障体系来看,以前医疗救助领域多个部门都有所涉及,呈现碎片化特征,基本医保衔接存在漏洞,政府部门间存在信息孤岛。而统到一个部门来管理后,信息的完整性、政策的统一性将会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等方面都会更加顺畅。

  李珍表示,机构改革后将有利于三医联动推动,能够提升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能力,建立更加平衡的供需机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文章.
保险秘书
行业资讯
企业资讯
监管动态
基层信息
保险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聚焦百姓 | 配资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