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时讯 | 保险专题 | 资料中心 | 百姓保险 | 产品大全 | 人才市场 | 黄页 | 博客 | 论坛 | 咨询 | 投诉 | 导航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中国保险网广告位

145万养老金缺口破解
[ 社保园地 ] [ 2006年7月24日 ] 编辑整理: [ 中国保险网 ]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不算不知道,原来活得太久也是一种风险!”深圳精明生意人刘女士在看过韩小红为她一家做的退休生活方案后唏嘘不已。

  韩小红是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的资深保险代理人,从业经验已达11年,并在去年获得财务规划师牌照。

  145万养老金缺口

  刘女士一家是深圳典型的中高收入家庭。35岁的刘经营自己的生意,年纯收入约50万。与她同岁的先生,在当地政府做公务员,年收入约12万。刘一家目前车、房俱全,没有任何贷款,银行储蓄账户还有8万现金。膝下8岁小童,目前正在读小学。

  刘女士找到韩小红时,孩子的教育基金已经基本筹好。按照刘的说法,她在银行为孩子准备了6万教育储备金;并购买了年交1万元的万能寿险,孩子18至25岁间每年可领25000元。此外,刘还在当地外资银行为孩子购买了约合人民币20万元、年收益10%的低风险基金,并打算在未来6年内每年追加约人民币10万元用于外币基金。至此,孩子14岁前,百万的教育基金已不成问题。

  显然,多年打拼之后,已近中年的刘女士夫妇接下来只需专心进行养老规划。

  按照刘一家现在的生活水准,韩小红做出以下估算。

  现在刘一家月均支出2万元,考虑退休后父母不再需要赡养,子女独立,保险、衣着、化妆品等费用终止和减少,医疗费,旅游费会相应增加,20年后(刘小姐计划55岁退休)的月支出应相当于现在的15000元,这包括基本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一年两次的旅游费和养一部车的平均费用等,即1年18万。

  假设刘女士和丈夫双双活到85岁,未来20年间通货膨胀和费用增长率为3%,退休后的30年里市场投资回报率也为3%,那么退休后第一年的生活费用为32.51万,退休后的总生活总费用为975万,月均为2.7万。即刘小姐一家须在55岁退休时准备975万元,才能保证在85岁前保持和目前生活水平1.5万元/月相当的退休生活。

  韩小红随即询问刘女士一家目前能够筹措到用于养老的资金。

  按照刘一家目前约62万的年收入,扣除前述的孩子教育储备和日常生活开支,一年结余约25万,如按现今刘女士的理财习惯,进行无意识无计划投资,以3%年均收益计算,20年后的积蓄约670万。已在当地政府担任中层干部的刘女士的先生,享受按深圳平均工资1.5倍标准交纳的社保(已交11年),2026年退休后,每年可领4500元,30年合计160万。

  145万养老金缺口陡然显现。尽管刘一家现居住房屋市值已超过200万,韩小红认为,房屋非投资性资产,不能记入养老资金。

  25万元的组合公式

  针对高达145万的养老金缺口,韩小红的建议是改变理财组合。

  目前刘女士储蓄账户尚有的8万现金,韩建议继续存放银行活期存款,作紧急备用金,并常年保持此数。

  基于刘小姐相对稳健型的投资偏好,韩小红建议她将每年节余的25万采用以下投资组合。

  30%用于定期定额滚动购买基金及信托产品,假定年均收益5%,20年后可达约248万;30%用于购买国债,假定年均收益3%,20年后可达约201万;20%投资股票,假定年均收益10%,20年后可达约286万。此三项投资组合花却刘小姐一家80%的年结余,20年后合计账户价值可达735万,缺口只剩80万。

  最后的缺口填补,韩小红建议刘用剩下的20%的资金购买商业年金保险。韩认为商业年金保险尽管收益不算高,但相对条款十分灵活的万能寿险,更能充分体现为养老而设计的强迫储蓄功能,这对经营生意的刘小姐收益适合。

  另外,从刘全家的保障覆盖来看,除了为小童购买的1万元万能寿险外,夫妻二人均未购买商业保险,在孩子未成年前足够的健康险相当重要,以保证家庭的财务安全。

  而带有重疾给付功能的年金保险每人买保额20万,可将意外死亡、残疾、受伤等人生的风险列入保障之列。夫妻年缴保费5万元左右,加上孩子的1万保费,全家每年在保险方面投入6万元。韩认为,此占年收入近10%的保险投入刚好符合成长期家庭的合理比例。

  通过购买年金,刘小姐从60岁开始每年可领4万养老金,且每三周年递增2400元,可领至100岁,算至85岁,夫妻共计可领128万,加预计分红50万,有近180万可领取。依据这一标准,在补充最后缺口之外,还多出约100万。韩认为,像刘小姐这样年收入并不十分稳定的生意人,养老规划时留一些余地尤其必需。

  此外,按照年金条款,假如刘小姐夫妇双双活过养老规划的85岁,100岁前都还可每年领取6万以上,并在88岁有40万元祝寿金,可用于最后基金



   王小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保险案例
保险法规
百姓资讯
产品速递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