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网4月29日讯 定制是指客户可以让卖家或厂家根据自己的要求制作产品。最早的定制,出现在男装行业,是指为顾客量身定做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定制”产品出现在各行各业,保险业也是如此。在保险业整体技术含量不高的时代,吃一个全世界的绝招是可能的,但是今天,保险服务必须提供给成千上万的人。一方面客户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客户的要求也在不断准确。这也对保险业务的科技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定制化保险成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一个热词。所谓定制化,就是指根据个人的情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个人量身定制适合的保险方案。“过去我们是‘一品打天下’,未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来选择不同的保险产品。”某险企管理层人士说。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正试图通过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险种来实现差异化经营。定制化保险更多是农险领域,“一品一县”的定制化的特色农产品保险较为受农户欢迎。近来,一些险企也力推自己的定制化险种。如某险企推出的全新一代重疾险产品组合模式竟然达1900多种。有的增加了专属人群的特定责任,有的在同一款产品中增加多项可选责任,实现客户对于自己保障需求的个性化定制。
目前,在国家对保险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市场主体丰富,保险产品创新,保费收入持续增长。然而,要实现持续突破性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此外,由于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消费者对传统保险业的信任度仍然很低,企业需要关注并快速识别客户的个人需求,增强“一对一”的服务能力,将客户的战略需求从“客户群”升级为“个人”,并根据个人情况和情感框架提供定制产品和专属服务。同时,保险业务模式急需转型:从产品先于客户到产品先于客户,从标准化服务到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服务。
传统的保险产品最初是由保险公司根据潜在的风险特征和历史数据设计的,很多产品是直接从国外保险条款翻译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客户被动接受现有产品,因此很难参与产品设计过程,也很少有相应的服务机构帮助客户参与这个过程。客户能买到什么产品,完全取决于保险公司的产品库。未来,客户、保险公司、保险生态各方之间会有一个平衡,需求将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动力。这种互动、无障碍、平等的需求流将极大地促进保险产品的更新和迭代,也将改变保险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关系。流向可以是从保险公司流向消费者,也可以是消费者流向保险公司,也可以是生态方作为整合方将需求流向保险公司。产品也是。不仅流程是多方位的,而且时间大大缩短,可以将产品生产周期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天甚至更短。
未来,保险产品个性化将成趋势。因为其他行业定制化服务的影响,保险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超过80%的保险消费者会寻求某种形式的个性化服务,如定价、推荐或保险公司的信息。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保险公司需要有扎实的数据洞察基础。除了这些数据之外,他们还需要发展行为洞察力,并对客户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埃森哲的一项研究,77%的保险客户愿意提供自己的使用和行为数据,以换取保险建议、更快的索赔或更低的保费。很明显,保险行业正在利用这一点,因为只有20%的客户说他们的保险提供商没有定制的经验。
保险公司正在慢慢走上定制产品的道路,定制产品的优点是它们将承担更好的担保责任,但缺点是它们太容易被复制。希望将来定制保险产品能够根据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工作环境和家庭状况定制个人或家庭保险产品,以实现对家庭风险的全面规划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