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网9月24日讯 伴随新农村的迅速发展,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保险会变得更加普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近,很多地方都经历了“三个夏天”。总结我国夏粮丰收的经验,充分调动粮食种植者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缺一不可,农民的辛勤劳动缺一不可。为此,有人说稳粮就是稳粮户的心。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收获的主动性可以更有保障。目前,中国有2亿多农民,这构成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强基石。只有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让他们有利可图、有利可图,才能继续巩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良好局面,才能把14亿多人口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人保财险结合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积极扩大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前8月承保三大主粮作物4.11亿亩、蔬菜533万亩、水果1200万亩。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持续加大对生猪产业的保险扶持力度,前8月承保生猪1.88亿头,同比提高47%,有力促进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面对今年洪涝、干旱和台风等重大灾害,人保财险积极融入各地政府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之中,推出多项农险服务举措,应赔尽赔、应赔快赔,用保险赔款让农民群众直接感受到了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温暖。今年前8月人保财险农业保险赔款惠及农户994万户次,支付保险赔款163.8亿元,同比增加30%,成为支持农户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力量。
最近几年,农民生活越来越好了,收入也有所提高,同时,种粮积极性不断提升,这一切都离不开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粮食经营,完善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对玉米、大豆生产者实施补贴,加强对种粮户的政策激励;打通粮食生产流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粮食运行效率;推进土地托管等社会化农业生产服务,提高耕种收割全过程机械化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进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三个试点,帮助种粮农民抵御风险.一个像及时雨一样含金量高的政策,会帮助种粮农民解渴、暖心、得实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强烈影响。保险的比例也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强农业支撑能力、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社会化保障水平,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国家作出重大决策,从战略高度、发展愿景和总体战略上大力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实施了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费的政策措施。
众所周知,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多样化,自然灾害频繁。因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必须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为农业稳定生产、供给保障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近日,中国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将扩大水稻、小麦、玉米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的实施范围,稳定种粮农民收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将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产粮大县开展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水稻、小麦、玉米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保农民给予保费补贴。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农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走粮林牧鱼相适应的多元化发展新路。然而,我国保险业在服务农村多元化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不足。农业保险化程度仍然较低,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并不能真正满足食品安全生产的需要。农业保险的发展还需要各方持续的政策支持,国家支持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因此,2021年中央和省级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保险业要紧密结合中央、省、市金融支持政策的资金投入,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等工作,持续加大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力度,将新补贴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带动农业发展向智能产业、智能产业化、跨界融合、高端品牌发展。确保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农业保险密度达到500元/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