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团体会员服务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启动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从2003年就开始起草,2005年初已经完成。近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并已交由国务院信息管理办公室正式起草。在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中,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医药档案、职业情况等等,都属于这部法律保护的范围。
    2005年4月6日《东方时空》报道
    50个国家(地区)已立法
    世界上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国家或地区已经超过50个,但世界各地立法使用的概念却略有不同。欧洲理事会、欧盟、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受欧盟1995年指令影响而立法的大多数国家使用“个人数据”的概念。在普通法国家(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除外),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以及受美国影响较大的APEC,则大多使用“隐私”的概念。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则使用“个人信息”的概念。
    网友抗议这些天我老是被骚扰
    关于汽车保险推销电话太烦人的话题,网友在搜狐网上论坛,以《抗议!汽车保险推销电话扰民》为主题,纷纷列举自己被打扰的经历,并提出严正抗议。
    网名“河凝”表示:保险即将到期时,我接到了三十多个推销电话,都来自不同的保险机构,尤其是×××。无论什么时间;或者你有多忙;或是在开车急转弯,电话就是不依不饶地响个没完。到底是谁在泄露车主信息?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以透射出其管理的混乱无序。
    不少网友还纷纷表示:这些天我老是被骚扰,浪费我好多电话费不说,还又发短信又打电话的,许多短信还是半夜发过来,让人烦不胜烦。由于工作关系,手机又不能关机,只好忍受。
    对付推销电话,有些网友总结出了对付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告诉推销者,我已经办完了,态度一定要坚决,否则他会一直骚扰下去。
    个人信息一毛钱一条
    在人行天桥及地铁站口,随意可见公开叫卖车主或老板电话的小贩,他们销售的都是已经印制好的电话名册,小贩对对于名册的出处都守口如瓶。近日,记者在安定门桥处的一家书店内发现了“秘密”。
    这家书店挂着张扬的红底白字招牌,招牌赫然写着“企事业名录老板名单”,门脸旁的玻璃上也用红纸写着700万个单位老板名单,并将联系方式留在招牌的显要位置。
    记者走进书店,书店空间狭小,四五个工作人员在电脑前紧张地忙碌着。书店里只有几个简易的书架,书架上层摆放了一些电脑及建材方面的书籍,下层密密麻麻地堆放着复制的小册子。书架的隔板上贴着各类小册子的定价。车主电话名册580元一本,各省市职能部门负责人电话700元一本……记者翻阅了《2004年北京新增车主名册》,发现册中是用表格形式详细地登记着车主的姓名、车牌号、身份证号、购车日期、车型及联系方式。在册中,随行的另一位记者看到了自己的信息,发现信息完全正确。
    见到记者正在翻阅名册,店中的一位中年女士走了过来,热情地询问记者要哪年的车主名册,并表示册中信息可以一条一条地买卖。“你可以单条地买,一条一角钱,你挑选完后我们马上给打印出来。”说着,便带着记者走到店门口的电脑处。电脑前有一名男顾客正在挑选信息,另一名女工作人员麻利地操作着电脑,打印机前已经出了厚厚一沓印好的信息。从顾客与工作人员的谈论中,记者了解到该顾客是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负责推销车险。
    记者表示自己是业务员,并询问中年女士个人信息从何而来时,她警觉地打量了记者一番后,“当然是自有门路啊,完全可以保证信息的正确性。你们业务员好多都买它呢,业务水平和这些电话是有很大关系的。”
    六种途径出卖你的个人信息
    从政府相关部门窃取
    某些政府职能部门掌握着老百姓大量的个人资料,而且绝对是齐全和真实的,由此吸引了众多中介公司的青睐。在这样的单位里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就能获得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到办事单位买取
    人们在买车、买房、看病、购买保险、办理银行卡和会员卡、报名考试、求职甚至征婚时都会留下详细的个人资料。作为直接面对这些信息的办事部门和人员,很容易把客户资料偷偷拿出来卖给寻求相应需求客户的商业机构。
    用市场调查的方式套取
    雇用学生或调查员利用打电话、路访、入户调查、邮寄等方式作某项市场调查。以赠送礼物的方式吸引人们,在人们画完钩钩叉叉后,他们又会恳切地要求你填上自己的职业、工作单位、电话,甚至个人收入等内容。
    恶意套取
    一些人有意识地在网上刊登个人求租求购的信息,或以举办公益演出、各种比赛和会议为由,诱惑人们留下详细的私人信息。
    安装监控设备
    一些企业老板为了监视员工是否认真工作,随意在员工工作区安装摄像头。某些学校为了防止学生作弊,也会使用这种办法。
    运用网络窃取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网络登录申请邮箱、注册网站会员名、进入聊天室、游戏厅时填写的个人信息都可能被泄露。而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网络上的一些“间谍”病毒和已经普遍采用的电子监控程序,不仅可以收集用户访问过的网站等信息,甚至还可以盗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1997-2024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经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85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5410号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本网法律顾问: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