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返回中国保险网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保险数据 > > 正文

富杰保险31亿港元揽太平再保险25%股权 后者公司近三年利润下滑

[ 2020-09-01 09:59 ]   来源:[ 蓝鲸财经 ]    双击自动滚频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继6月向市场放话表示要增资引战后,近日,中国太平(00966.HK)更新公告,太平再保险的潜在投资人“亮明牌”,老搭档比利时富杰保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杰保险”)拟以31亿港元拿下25%股权。此外,富杰保险还持有太平人寿24.9%股权、太平资产20%股权以及太平金服12%股权,双方合作更趋紧密。

  业内专家介绍,太平再保险引入富杰保险作为战略投资者,除了优化股权结构,筹集资本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撑之外,更多考虑以富杰保险为依托和跳板,拓展国际化业务,缩小与国际头部再保险公司的差距,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增资引战,富杰保险31亿港元揽太平再保险25%股权

  早在6月17日,中国太平公告称,间接全资附属子公司太平再保险拟向外部投资者发行股份,出让25%股权,对应的目标金额约31亿港元。

  次日,太平再保险在上海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征集战略投资者,同时列出相应条件。譬如,截至2019年末,意向投资人或其控股股东经审计的净资产不得低于500亿港元(或等值货币);不应与增资人及其控股股东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存在保险/再保险的同业竞争关系;若为保险行业企业,应具有在欧洲和亚洲范围内开展保险/再保险业务的过往资历等。

  早期业内多有预判,太平再保险给投资人设立门槛较高,或指向境外大型保险集团或大型财团。一语中的,目前,富杰保险已获上海产权交易所确认,是依据公开挂牌规则与规定的唯一合资格竞买人。

  据悉,富杰保险作为上市的大型国际保险集团,拥有近200年的历史,业务主要集中于欧洲和亚洲,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以及与大型金融机构、经销商建立伙伴关系等经营手段,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保险业务,2019年,总保费收入超过360亿欧元。

  8月27日,太平再保险作为发行人与认购人富杰保险作订立认购协议。交易完成后,在太平再保险经认购交易扩大后的已发行股本中,约75%由太平保险间接持有,约25%由富杰保险持有。太平再保险将继续为太平保险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事实上,太平保险与富杰保险在寿险与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已有战略合作。蓝鲸保险梳理发现,富杰保险曾先后对太平保险旗下太平人寿、太平资产以及太平金服进行投资,目前分别持有太平人寿24.9%股权、太平资产20%股权以及太平金服12%股权。

  太平保险也表示,认购交易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预期此次在再保险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集团通过太平再保险在欧洲与亚洲其他市场的再保业务实现国际化战略”。除此之外,认购交易也可巩固太平再保险的资本基础,认购所得股款,将用于其业务增长和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太平再保险引入战略投资者,除了可在优化股权结构,进行混改优化治理结构,筹集资本为长期发展提供支撑之外,比较多的一个考虑可能还是希望在国际化方面,依托于富杰保险来做一些拓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蓝鲸保险分析道,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譬如境外国家监管规则、制度环境不一致,“如果有熟悉环境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做一些协同工作”。

  市场环境、经营周期波动,太平再保险近三年利润下滑

  众所周知,再保险市场是一个天然的全球化市场,国际属性较强,通过国际化经营,既分散了风险,又能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风险管理经验的分享和再保解决方案的移植,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集约化经营。

  “再保险业务依赖‘大数法则’进行风险分散的保险机构,对业务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宽、业务分布地域越广,则风险分散效果越好,经营稳定性越强”,一位再保险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指出。

  其指出,相对其他保险业务,再保险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我国保险机构在国际化方面发展与欧美保险机构有先天不足,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下,我国保险机构国际发展的困难更大。

  “而太平再保险总部位于香港,是我国极具国际化发展潜力的再保险机构”,该位再保险业内人士介绍称,从历程来看,太平再保险早期在香港展业,后来回归内地,所以在想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化、自由竞争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且在香港市场也是比较重要的市场主体。“如果要跟瑞再、慕尼黑再保险这类头部的再保险企业比,可能还是有一些差距,故而引进欧洲最大保险机构之一的富杰保险作为战略投资者,也是为了国际化发展”。

  经营数据方面,近三年,太平再保险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相对稳健,不过净利润持续下降。2017年,太平再保险实现营业收入110.58亿元,净利润7.44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135.52亿元,净利润5.39亿元,同比下降27.5%;2019年,营业收入上涨至158.84亿元,实现净利润3.21亿,再度缩水40.5%。

  据了解,太平再保险净利润下滑,主要受巨灾、金融资产减值与汇兑亏损不利等因素所影响。

  “再保险公司的经营很大程度上与原保险公司相关联,譬如财产险业务遭受了一些巨灾,导致综合成本率升高,出现经营亏损,那么再保就要进行分摊”,朱俊生补充道。

  蓝鲸保险从业内了解到,再保险经营受市场环境和周期性波动等多方面影响,且随着保费规模的扩大,边际利润呈现下降趋势。近三年,国际财产险费率价格处于较低水平,也影响了财产再保险盈利水平。从2020年开始,财产险费率呈明显上涨趋势,预计对于提升再保险公司的收益有较大帮助。

  “再保险公司主要看业务规模,盈利率相对来说市场化程度较高,只要规模持续增长,一般而言从长期来看,盈利没有太大问题”,一位再保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不过,该位人士也预计称,2020年对于再保险业是极为困难的一年,一方面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导致全球保险业的收入下降的同时,也造成健康险、供应链保险等相关险种赔付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自然灾害较为严重,澳洲、美国、巴西等国的森林大火造成较大损失,2020年大西洋飓风季将极为活跃,被命名的风暴数量几乎是往年的两倍,我国今年也遇到洪水、台风和暴雨等重大灾害影响,亚洲、非洲多国的蝗灾使农业生产面临巨大损失,“多种因素将使得国际再保险业收入下降,损失增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2007—2017年11年间全球相互保险实现29.8%增长 同期全 · 甘肃山地马拉松1000万元保险赔付金已到位 自然灾害救 · 中国太平前四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53%至807.75亿元 旗 · 2020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4.93亿元 保费规模超越 · 9家保险系公募基金合计管理资产已逼近万亿 两大保险系 · 保险资管行业蓝海藏发展潜力 去年27家保险资管机构合 · 中国太保孔庆伟:一诺千金践行社会责任 30年间累计支 · 江苏“4·30台风大灾”累计赔款金额6800余万元 人保财 · 上海“沪惠保”已有超500万人投保:仍有1400万人未“ · 镇江市安责险创新“保险+科技+服务”实现100%全覆盖
保险秘书
最新文章
 聚焦百姓
 人物特写
 曝光台
 保险股

Copyright © 1997-2018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经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85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5410号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本网法律顾问: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

企业资讯 | 汽车 | 科技 | 消费 | 教育 | 房产 | 游戏 | 商机 | 保险公司 | 股票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写 | 曝光台 | 保险股 | 保险理财 | 行业资讯 | 海外动态 | 中介园地 | 保险数据 | 保险案例 | 车险资讯 | 社保资讯 | 产品速递 | 财经新闻 | 保险评述 | 基层信息 | 配资 | 商讯 | 证券 | 上市公司 | 股市 | 港股 | 银行 | 基金 | 理财 | 债券 |